邮箱快速登陆→ 用户名: 邮箱: 密码:   申请邮箱
 
 
中国当代报道网 >> 文化 > 正文内容
 

 

南普陀随感

耿 弘(复旦大学人文2期学友)



 

做为人文二期的班长,我一直对自己的学习要求比较高,平时再忙,我也坚决不拉下课程。但这次的情况实在特殊,因陪八十五岁高龄的母亲去参加一个慈善活动,我不得不推迟一天到南普陀。送走老母亲,我顾不上休息,带着对深明大义的高龄母亲的依依不舍之情,带着对仍然生活在贫困线上的善良纯朴的老区百姓们的惦念之情,带着对落后山区失学孩子们的关切之情,带着盼望与多日不见的同学们相聚的迫切之情,匆匆赶往厦门。

六月正午的厦门骄阳似火,刚迈出漂亮整洁的机场大厅就感觉像进了烤炉,我急忙钻进出租车,飞速地向“复旦人文智慧课堂二期学员”下榻的厦门大学逸夫楼驶去。顾不上欣赏窗外迷人的海滨美景,立即与班主任张老师取得联系。

在张老师陪伴下匆匆办好了入住手续,便立即赶往同学们已在上课的闽南佛学院。一进清幽的佛家庭院,宁静祥和的气氛立刻笼罩了我,我不觉地也把话音放低了。与同学们一起走进肃静庄严的禅堂,在传明法师讲解带领下开始学习禅修。虽然之前我曾接受过几个寺庙的住持的邀请,参加过一些庙宇的开光大典,但我从未深入地了解过佛学,熟识的几位住持法师也曾说知我不信,所以从不与我谈这个话题。但在这禅堂里,在与同学一起“跑香”时,在静心听法师开示时,我突然产生了深入了解佛教思想的强烈愿望。

王雷泉教授和济群法师的几堂课对我的内心产生了很大的震动!人们都说我们家家教严、家风正,我自幼也比较注意自身的修养,并在各种赞誉声中走过了半个多世纪,总觉得自己没有辜负老一辈的培养教育,不自觉地从骨子里有那么一股傲气。听了教授和法师讲授佛家思想,特别是对“四无量心”“成就众生则佛土净”“和谐世界,从心里开始”及济群法师对“观人如佛”的讲述,让我深刻认识到:光有自身的修养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去感悟菩提智慧,用智慧的眼光来观量世界,用智慧的心来感悟世界,才能完成自己来到这世间的使命,才能为国为民作出应有的贡献,也才能将对前辈的敬仰之情,变成继承他们的业绩而努力的动力,将对百姓的思念之情变成为改变他们的生活状况而不懈工作的恒心,将对孩子们的关切之情变成为他们能受教育而四处奔走的决心。

听着“惜缘”的歌曲也使我感到惭愧!虽然我经常说这“惜缘”二字,但如果我不能以“观人如佛”的眼光去看待他人,我又如何能很好地去珍惜别人与我的“缘”呢?我自己没体会到这份“缘”又怎能去要求别人来珍惜与我的这份“缘”呢?不能“观人如佛”就不能正确地理解看待别人,更谈不上为他人做些自己能为他们做的事了,也就不能正确看待自己所处的社会。环顾身边的老师和同学,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我学习的“佛性”,同学间的友爱团结也使我感到中华民族的希望,中国成为世界强国,恢复唐朝盛世确实指日可待。

参加复旦人文智慧课堂学习是我一生中的非常正确的决定,闽南佛学院此行将永远的保存在我的生命记忆中,与同学们的“佛缘”我将永远珍惜。
 

 

 

 

 

 

 

 

 

 

 

 

 

 

 

 

 

 

 

 

 

 

 

 

 

 

 

 

 

 

 

 

 

 

 

 

 

 

 

 

 



 

 
 [编辑: 鲁源]
 
 

 

 
沪ICP备07008298号 © 2007-2010 www.zgddb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