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快速登陆→ 用户名: 邮箱: 密码:   申请邮箱
 
 
中国当代报道网 >> 精彩阅读 > 正文内容
 

 

爱的自由是用深痛巨创换来的

--读《荆棘鸟》

于承华(哈尔滨)


 

我仅用两天时间便读完了这部长达六百七十七页的作品。其间,我无数次被它的情节所感动。这的确是一部富有魅力的小说,其魅力来自于它的主题:爱和命运。

小说讲述的是克利里家族传奇式的家世史。故事开始于二十世纪初,结束于半个多世纪以后的六七十年代,从帕迪.克利里,应无儿无女家财据万的老姐姐玛丽之召, 携妻子菲奥娜和七个子女从新西兰迁居澳大利亚的德罗海达牧场,到帕迪唯一幸存的孙辈,才华横溢的演员朱丝亭在异国他乡确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爱情归宿,整整讲述了克利里家三代人的人生经历与情感历程,其中主要是梅吉与拉尔夫神父之间那场刻骨铭心的爱情。我认为作者考林麦卡洛将人生的方方面面都浓缩到了这部小说中,她通过克利里家的沧桑历程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真正的爱和一切美好的东西是要用难以想象的代价去换取的,正如小说结尾所说:“鸟儿胸前带着棘刺,它遵循这一个不变的法则。它被不知名的东西刺穿身体,被驱赶着歌唱着死去... ...只是唱着唱着直到生命耗尽... ...但是当我们把荆棘扎进胸膛时,我们是知道的,是明明白白的。然而我们却依然这样做,依然把荆棘扎进胸膛。

在小说之前有这样一段题记:“传说有那么一只鸟,它一生只唱一次,那声音比世上所有一切生灵的歌声都更加优美动听。从离开巢穴的那一刻起,它就在寻找荆棘树,直到如愿以偿才歇息下来。然后它把自己的身体扎进最长最尖的荆棘上,在那荒蛮的枝条之间放开了歌喉。在奄奄一息的时刻它超脱了自身的痛苦,而那歌声竟然使云雀夜莺都黯然失色。这是一曲无比美好的歌,曲终而命竭。然而,整个世界都在静静的谛听着,上帝也在苍穹中微笑。因为最美好的东西只能用深痛巨创来换取... ...”全书以荆棘鸟那凄婉的歌声开始,又在凄婉的歌声中结束,作者的题记定下了全书的基调。小说中很少有让人撕心裂肺的痛苦,而更多的是魂牵梦萦的思念,是剪不断理还乱的淡淡离愁... ...

小说的男主人公拉尔夫神父高大英俊,一心向往教会的权利。正当他处心积虑的要获取玛丽的家私以求得红衣主教的地位时,爱情却不期而至。当他在火车站接克利里一家时,就被年仅十岁的小姑娘梅吉所吸引,吸引他的不只是梅吉那卷曲的金发.白嫩的皮肤.纯真的模样,更是小姑娘独自站在家人后边,茕茕孑立的无助神情。这凄楚的表情使拉尔夫觉得他有责任关心照顾这个生在只注重男孩的家庭里的女孩。或许也正是从那一刻起拉尔夫的胸膛便刺上了荆棘。在这以后的五年里,拉尔夫一直保护着.塑造着.深爱着梅吉,同时他也愁苦着。就象书中所写,“他望着她,在他最不希望那个莫名其妙的东西出现的时候,内心深处却偏偏期待着她的出现,她悄悄的溜进了他的意识使他尝到了恐惧的滋味。”我想梅吉之于拉尔夫就象爱斯梅拉达之于弗罗洛,发誓将身心奉献给教会奉献给上帝的教士压抑不住人性的一面,为美丽的生命所倾心,忍受着荆棘刺胸的苦痛。但是我也始终认为拉尔夫是比弗罗洛更高尚的,他爱的不只是梅吉俊俏的外表,还有梅吉那敏感纯真的心灵,他帮助她,在任何她需要帮助的时候。与其说拉尔夫象梅吉的情人,倒不如说他更象梅吉的父亲或是兄长。然而《荆棘鸟》不是一出戏剧,不是相爱的人能斯守到白头的缠绵爱情剧。这是一部悲剧它的根源来自于拉尔夫对金钱的向往对权力的追求。骄横张狂.满腹尖酸的玛丽早看出拉尔夫对梅吉的爱意,也洞察了拉尔夫向上爬的野心,她把自己的价值一千三百万的财产一赠给拉尔夫,美其名曰赠给教会,实质上成了拉尔夫向上爬的阶梯。书中有这样的描写:“一千三百万镑,这是成为德布里颗萨主教的机会,他将受到相当的尊敬,进入社会的上层,而代价是梅吉... ...”如同一切懦弱而有野心的人一样,拉尔夫将胸中的荆棘插的更深了... ...

拉尔夫和梅吉的爱情悲剧让我不禁想起了同样被宗教埋葬的另一对爱人--赫丝戴.普利恩和牧师阿瑟.丁梅斯德。赫斯戴与罗杰之间虽有婚姻关系但是没有爱情关系,她原始纯朴天真的姑娘,她的含苞的青春与罗杰的衰朽结成了错误而不自然的关系。她的青春在不合理的婚姻中被埋葬了,她的婚姻是一种社会的枷锁,着一枷锁造成了灵与肉的对立人性与道德的冲突。在宗教的压迫下相爱的丁梅斯德与赫斯戴饱尝了人间的辛酸。赫斯戴将原本象征着禁果的红色A字秀的异常鲜艳,这是她心中的火焰与信念,鲜红鲜红的A字象征着她的恋人--阿瑟(Arthur)。但是丁梅斯德牧师却在道德与宗教的夹攻下死去了。

的却,爱的自由是用深痛巨创换来的。让我们言归正传吧。梅吉在饱受着旱涝蹂躏的德罗海达苦苦思念的时候,拉尔夫神父已经成为罗马教亭的红衣主教了。但是他依然在忏悔,他依然保存着梅吉送他的含苞的玫瑰,依然在心中千万次的呼喊着梅吉.梅吉!我想或许正是由于荆棘才使他们的爱更深刻,正是由于欲爱不得,欲罢不能的刺痛使他们的爱更加长久。
我真心倾目于考林麦卡罗的人物描写。《荆棘鸟》里人物不多,但他们都极富个性,一生没走出早年恋爱阴影的菲奥娜,始终深爱着妻子却明知妻子不爱他的帕迪,破坏她人爱情自己也得不到爱的老蜘蛛玛丽卡森,还有戴恩,朱丝亭等一系列的人物,他们都是胸中插着荆棘歌唱的鸟儿,被他们的愿望追求驱赶着,歌唱歌唱,直到荆棘刺穿胸膛,含笑而死... ...

或许这并不算是论文,或许论文应该剖析,挑出书中如同《简爱》那样的机械降神,如同《蝴蝶梦》那样的神秘可怖,如同《飘》中那样的不合实际,如同一切女作家长犯的幻想的毛病... ...但我不愿意剖析《荆棘鸟》这部作品,对于它我更愿意去感悟,去倾听那曲美丽凄婉的爱情悲歌。
 

 

 

 

 

 
 [编辑: 鲁源]
 
 

 

 
沪ICP备07008298号 © 2007-2010 www.zgddb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