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名嘴最爱老男人
《中国当代报道网》

尹乃菁,台湾资深媒体人、电视政论性谈话节目主持人。毕业于辅仁大学大众传播新闻组。曾任TVBS记者、中国时报社记者、年代新闻台新闻部助理总监、News98广播节目《世界一把抓》主持人、中天综合台《今晚哪里有问题》主持人、纬来综合台《火线双娇》主持人。
2007年,尹乃菁40岁,她以台湾时事评论员的身份“加盟”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海峡两岸》,面对中国大陆观众点评岛内政治起伏,淡妆秀美,从容若定、直击要害,讲故事、切利弊成为特有的尹式叙事体,岛内复杂的政治生态在她轻松生动的语调之下娓娓道来。
尹乃菁长得秀气,能言善道,口才极佳,主持风格甜美而又兼具智慧,。但是她却没有美女主持惯有的矫饰作秀的那种感觉,较男性主持人又多了一点温婉可人。台湾时政忽明忽暗波澜起伏,尹乃菁的点评洋洋洒洒纵横交错,她总是以一个资深新闻人的角度,以她明晰干练的语言来传递给观众脉络清楚的事实和观点。
不过私底下的她却完全是新时代女性的作风。她曾经大胆透露,对有钱有才情的老男人最有兴趣,透露自己最欣赏有钱又有才情的老男人,还说自己最喜欢的老男人,就是已经过世的前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尹乃菁说﹕“来生我愿意嫁给辜先生。”
其任职中国时报的夫婿王铭义47岁,算不上“爱上老男人”。
请看美女主持接受大陆记者的采访。
记者:在此之前,你对中国大陆的民风民情有了解吗?你对大陆的印象,现在和以前相比有什么变化?
尹乃菁:我其实蛮早就到了大陆,我在台湾出生,但祖籍是江苏镇江,台湾在1987年开放大陆探亲,我在1988年读大学四年级时,就陪我爸爸回江苏镇江去探亲了。
我总共6兄妹,台湾4个,大陆2个,我是家里最小的孩子,我有大哥大姐在中国大陆。
1988年,我到上海时,那时的上海还没有开发,我当时在想,啊,这就是十里洋场吗?但是,这几年上海的变化很大。我后来也因为采访的关系,去了中国大陆好多次,我在TVBS工作时设立了上海的采访点,采访像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等一些重要新闻。
记者:你的工作这么忙碌,先生和孩子会有意见吗?
尹乃菁:我没有小孩,我结婚很早,大学毕业一年,23岁就结婚了,我先生王铭义是《中国时报》跑海基会、“陆委会”,跑两岸的一位资深记者。我先生很习惯了,他自己也是做这一行的。
记者:听说你来自一个媒体世家。
尹乃菁:我们一家从事新闻工作的人蛮多的。我姐姐原来在《联合报》,现在离开了,我姐夫现在在《工商时报》当副总编辑。我姐姐跟我先生比较特别,他们那时一个在《联合报》,一个在《中国时报》,都在跑海基会、“陆委会”的新闻,两大报是对手报,所以他们两个人的新闻竞争还蛮激烈,互相也挺保密的。我父亲是老新闻人,他在中国大陆时就当编辑、记者,在《中央日报》也任职过;到了台湾,我父亲担任过《青年战士报》的总编辑,他退休前是台湾《新生报》的副总编辑。
记者:后来你怎么会有从记者到电视主持人这个转型?
尹乃菁:李艳秋在主持《颠覆新闻》时,我就在TVBS,是她的固定来宾,后来(我做客)赵少康先生的《新闻骇客》,就有人希望我辞掉记者工作去主持,可是我拒绝了几次。
后来我在年代电视台当助理总监,我们请郑丽文从英国回来主持节目,当时我们的朋友提议如果我们两个主持,可能还不错。我那时也想试试看,然后就是2003年由我和郑丽文主持的《火线双娇》,后来《火线双娇》由我和兰萱主持,兰萱是我的大学同班同学,我们俩很要好。我们这个节目是台湾第一个由两位女主持人主持的政论节目,政论节目感觉比较严肃,我们比较像国外那种政治“Talk
Show”(脱口秀),比较戏谑。
记者:你目前的工作时间安排是怎样的?每次跟你联系时你好像都很忙。
尹乃菁:我现在差不多是中午1点出门,起码忙到7点钟才下节目。我在News98主持傍晚5点到7点的广播节目《今晚亮菁菁》,我以前在飞碟(广播电台)的《飞碟晚餐》不做了。我还固定担任赵少康先生的《超级新闻骇客》的来宾,从礼拜一到礼拜五天天都在那边,然后就是担任《海峡两岸》的时事评论员。
我在纬来综合台的《火线双娇》在今年1月19日已经停了,因为纬来他们暂时不想做政论性节目。我去年就没有做中天综合台的《今晚哪里有问题》了,那时比较忙。
记者:记者与时事评论员两个角色相比,你更喜欢哪一个?
尹乃菁:两个角色有不同的体验。我自己非常喜欢跑新闻,也非常喜欢记者这个角色,每次碰到大新闻时我都会有全身起鸡皮疙瘩的感觉,很兴奋。评论就要比较冷静。我们这些从记者出来转到评论员的,跟学者、政治人物不太一样的是:我们到现在都还维持着跑新闻的习惯,我们还是会跟政治人物接触,这使得我们的评论除观点以外,还有一些内幕、事实在支撑。
记者:从一个资深时事评论员的角度,你对目前的岛内政局有怎样的认知?
尹乃菁:民主向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台湾来讲,从1996年领导人选举到现在,也不过短短十几年,应该要有更大的耐心面对在过程中发生的种种意外和变化。
各种乱相、变化,各种让大家觉得错愕、灰心或沮丧的事情,放远来看,都是正常的。我们的存在就是要把这些问题点出来,我们就像是拉警报的人,随时告诉大家,这边可能要失火了。

|